【中国耐火材料网】
今后5年将是中国钢铁行业加速重组的集中机遇期,中国钢铁行业必须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区域号召力、品牌影响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进而推动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同时,由于制造业疲软和贸易争端的不确定性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加剧,国外钢铁生产、消费均受到较大冲击,发达国家钢铁产能过剩呈加剧趋势,工厂关停和企业破产将推动世界钢铁工业进一步重组和布局,也为中国钢铁企业布局海外带来难得的机会。因此,"十四五"是中国钢铁行业国内重组、国际并购实施全球化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叠加机遇期,可以预见的是,作为国企改革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中国宝武在中国钢铁行业联合重组中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式重组也正在酝酿中,关于未来中国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认识如下:
首先,已经实现"亿吨宝武"目标的中国宝武,其联合重组步伐不会停止,规模剑指2亿吨。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从国家战略层面要求中国必须有和世界第一钢铁大国地位相匹配的世界级钢铁企业,这个责任历史性的由中国宝武来承担,中国宝武正以横纵联合重组的实际行动引领中国钢铁行业解决三大痛点,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具有区位优势、品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地方国企都可能成为中国宝武的重组目标,从这个角度看,留给其他地方国企深化自身改革以及推行混合所有制的时间和时机正在减弱。
第二,中国宝武需借鉴国外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整合融合经验教训,充分发挥技术管理优势、企业文化优势,尽快实现融合发展。从中国宝武已经完成的一系列重组活动来看,成效比较显著,既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又把自身的技术管理优势,企业文化优势移植复制到其他企业,并在原料采购和产品市场划分上形成协同优势,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武钢、重钢等在重组后均迅速扭亏为盈,这也是地方政府推动地方国企与中国宝武联合重组的主要动因之一。但中国宝武在减少同质化、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和产能布局,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乃至国际并购方面,还需借鉴安米、日本制铁、谢韦尔等国外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整合融合成败得失,提前做好战略研究和预案,提高整合融合成效,规避风险,继续保持联合重组、整合融合的引领作用。
第三,钢铁企业开展联合重组要与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纵观全球钢铁兼并重组的历史,较为成功的重组活动均制定了明确的、务实的发展战略,重组要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布局、结构、效率更加优化,避免仅仅是为了扩大规模而重组。从前述安米、中国宝武的重组历程都证明了明确的、坚定的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此外,为了确保收购对象符合公司自身发展战略,必须对收购对象做详细的尽职调查和评估,这也是安米、中国宝武实施重组前的重要环节之一。
第四,钢铁智能化有助于推动重组与整合。一是智能化可有效降低钢铁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破除我国劳动力成本升高问题;二是智能化能够提高生产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降低人为因素;三是智能化能够提高生产安全性、连续性和生产效率,有效保障安全。总的来看,智能化可有效降低以往企业联合重组、整合融合中最难解决的人员问题,有助于实现企业规模和效益并举,促进企业联合重组、整合融合,这也是中国宝武引领联合重组的优势之一。因此,智能化上取得领先的钢铁企业在重组同类型工艺和产品的企业方面占据优势。
第五,与国外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模式不同,我国在资本市场上运作的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活动并不活跃,资本、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不高,需尽快提升。当前,仅有宝武、首钢等少数几家钢铁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采取了交叉持股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盟,大量的民营企业并未上市,也未参与到资本市场中来。发挥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并购重组对推动我国钢铁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开展国际并购,进行资源和产品的国际化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非常必要,这样的并购模式也更容易被外方所接受。
第六,在民营钢铁企业产能、产量比例已超过60%的背景下,混改型重组也将是推动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主要趋势之一,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混改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方向,以混促改是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提升国企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当前钢企混改成功的典型案例有复兴混改南京钢铁、德龙混改渤海钢铁,建龙等民营钢企也在持续发力。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中国宝武也在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求大力推进混改,目标是三年内一级子公司全上市。
最后,"十四五"期间(增加与钢铁、重组相关的官方定调)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中国钢铁企业将面临国内重组、国际并购实施全球化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叠加机遇期。产业集中度会明显提升,布局将更加优化,一些小型钢铁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实施区域重组以应对大集团的竞争是大势所趋,在做好战略研究的前提下,尽快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联合重组和混改大潮中来,提升竞争力的同时拓展生存空间。我国钢铁行业仍将面临铁矿石等铁素资源的安全保障问题,有能力的钢铁企业应抓住机遇,在我国经济发展推进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环境中,以全球视角布局横纵向联合重组,破解资源、能源、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瓶颈问题,在中国钢铁引领世界百年的历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